都是套路啊
在墨尔本Hillside一处四居室独立屋的拍卖现场,气氛一度陷入紧张。
竞价早已突破广告上的指导价区间,但拍卖师迟迟没有宣布该房产 On the Market。
现场一位女性忍不住问:现在On the Market了吗?
拍卖师回答:还没,还没到呢。
随即,又被另一位买家发出了 “虚低报价” ,即所谓的Underquoting的质疑。
这栋被玫瑰花丛环绕的房子,数周前的广告指导价为85万至89万澳元,
但在拍卖中价格很快被推高至93万,再到98.6万澳元,仍未达到卖方保留价(reserve price)。
事实显示,这一售价预估显然低于真实市场价值。
根据澳媒掌握的证据表明:
负责销售的中介早在拍卖前一周多,就已收到一份比指导价最高端高出5万澳元的无条件报价,但广告价格并未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展开剩余75%一位落空的买家感叹:
看房、竞拍已经够累够烦了,大家都想去那些自己能负担的房子…
结果我们为什么还要来参加这场拍卖?
这并非个例。
有澳媒耗时18个月,分析了墨尔本和悉尼数以万计的房产成交记录,
发现买家被不切实际的价格指导误导的情况极为普遍。
即便在墨尔本房价整体略有回落的市场环境下,超过一半的拍卖房产成交价依然高于广告价格区间的上限。
在分析的25830宗墨尔本成交案例中,
有13507宗(约52%)超出指导价最高端,平均高出5万多澳元。
在墨尔本北部和东部一些区域,这种现象更为夸张。
比如Blackburn North,82%的销售都高于广告区间,平均高出11.2万澳元。
在邻近的Blackburn,一处标价100万至110万澳元的房子,最终以149万成交,比最高端高出35%。
更实惠的北区如Keilor Downs,也有87%的销售高于指导价,
平均超出6.4万澳元,一处房产甚至高出32%。
按照维州法律:虚低报价是指中介明知房产可能卖得更高,却仍然公布不合理的低价预估。
但这一行为极难取证。
一些卖家透露:中介会主动要求低价挂牌以吸引更多买家,营造竞争气氛。
一位来自Surrey Hills的屋主称:
她的房子估价超过240万澳元,但有中介建议指导价只挂180万至190万,因为这样才能把市场炒到你想要的价格。
2017年起,维州法律要求必须公开房屋的预计售价,并提供三套类似房产的近期成交价作为参考。
然而,中介可以挑选条件更差的房产作比较,如未翻修、靠近高压线或位于嘈杂路口的房子,从而人为压低指导价。
买家为准备拍卖通常会花费数百至上千澳元进行房检、合同审查,若被低报价误导,不仅耗费金钱,也浪费时间。
据估算,低报价每年让澳洲买家损失数百万澳元,
且推高了市场竞争和最终售价。
监管方面,维州消费者事务局(Consumer Affairs Victoria)设有专门的虚低报价工作组,
但去年平均每周参加的拍卖不到两场,仅发出79份正式警告,
罚款总额约56.4万澳元,最高单次罚款为4万7422澳元。
相比每个周六动辄上千场拍卖,这个执法力度被批评如同没有。
在悉尼,虽然法律不强制公布价格区间,但当中介提供指导价时,多为单一价格。
发布于:北京市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正规实盘配资-配资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